本文目录一览:
- 〖壹〗、孙俊人人物生平
- 〖贰〗、孙俊人成就及荣誉
- 〖叁〗 、孙俊人的人物简介
- 〖肆〗、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孙俊人祖籍
孙俊人人物生平
〖壹〗、孙俊人,1915年11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(今属上海市),1934年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毕业后 ,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,专攻电信专业。1937年,面对日军入侵 ,他与好友孙友余 、周建南等4人未等到毕业,便毅然奔赴南京,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。
〖贰〗、孙俊人在50年代曾获中央颁发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。196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。1984年跨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(IEEE)授予他建会百年纪念勋章。1995 年 ,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。
〖叁〗、年,他担任通信兵部副主任孙俊人的秘书,参与筹备中国电子学会和国防部第十研究院 ,并负责日常秘书工作。1964年,他被调至第十研究院第11研究所,负责固体激光技术研究室的建立 ,并历任副主任 、主任等职。
〖肆〗、年,梅遂生考入重庆大学电机系,毕业后投身解放军总参通信部,从事通信技术工作 ,于1954年获得三等功和技术革新奖,并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。1960年,他担任通信兵部副主任孙俊人的秘书 ,参与筹备中国电子学会和国防部第十研究院,并负责日常秘书工作。
孙俊人成就及荣誉
〖壹〗、孙俊人凭借其深厚的科技背景 、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教育的贡献,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,成为我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军人物。孙俊人的成就和荣誉,充分体现了他的勤奋、智慧和对国家的忠诚,为我国军事电子科研事业和科技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。
〖贰〗、孙俊人的个人履历如下:教育背景:1938年 ,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,获得学士学位。革命经历: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开始投身革命。在中央军委第三局通信学校任教员 ,逐步晋升,曾任通信学校教师 、通讯材料厂试验室主任、副厂长、厂长,以及技术研究室负责人 。
〖叁〗、一生荣获多项荣誉,包括中央颁发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。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1984年获得IEEE建会百年纪念勋章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专业主要创始人 ,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。
〖肆〗 、在国防科研领域的贡献:1960年,他担任通信兵部副主任孙俊人的秘书,参与筹备中国电子学会和国防部第十研究院 ,并负责日常秘书工作。1964年,他被调至第十研究院第11研究所,负责固体激光技术研究室的建立 ,并历任副主任、主任等职 。
孙俊人的人物简介
年,孙俊人担任技术研究室主任,专注于通信保障系统的技术提升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,他担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技术处处长。1950年,他被派往张家口任军委通信工程学校第一部主任,后升任副院长 。
孙俊人是江苏省松江县人 ,1938年1月参加革命,同年6月赴延安并入党,历任中央军委第三局通信学校教员、延安通信材料厂厂长 、中央军委第三局技术研究室主任,参加接管北平电信总局的工作。
孙俊人曾担任国务院首届学位委员会委员 ,首届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,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,四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,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,第三至六届理事会理事长。
孙俊人,生于1915年11月15日 ,汉族,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38年电讯专业学士毕业的杰出人物 。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投身革命 ,担任过中央军委第三局通信学校任教员,并在抗日战争期间逐步晋升,曾任通信学校教师、通讯材料厂试验室主任、副厂长 、厂长 ,以及技术研究室负责人。
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孙俊人祖籍
〖壹〗、孙俊人,原籍江苏省松江县(现上海市松江亩衡区),是电子芦耐禅工程领域的专家。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他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专业的关键创始人之一 。 孙俊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(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)副院长 ,对军事电子科研和教育有着重要贡献。
〖贰〗、江苏省松江县(今上海市松江区)孙俊人,电子工程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 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专业主要创始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(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)副院长。我国军事电子科研和教育事业的重要创建人和开拓者之一,中国电子学会的创业者和民主办会的力行者。
〖叁〗 、江苏省松江县人 。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。电子工业部科技委主任、高级工程师。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 。曾任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。1938年去延安 ,参加组建通信工厂,克服困难,研制生产军事通信设备 ,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通信保障。